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存在感: 35 天
[LV.5]触手I
当你被抓进精神病院,如何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 前不久,一名叫格雷‧贝克的记者去意大利采访了三个特殊的人物。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負责运送精神病人的司机因为疏忽,中途让三名患者逃掉了。为了不至于丟掉工作,他把车开到一个巴士站,许诺可以免费搭车。最后,他把乘客中的三个人充作患者送进了医院。 格雷‧贝克关心的不是这个故事,他想了解的是,这三个人是通过什么方式证明自己,从而成功走出精神病院的。 首先是他对甲的采访: 格:当你被关进精神病院時,你想了些什么办法來解救自己呢? 甲:我想,要想走出去,首先得证明自己沒有精神病。 格:你是怎样证明的? 甲:我說:“地球是圆的”,这句话是真理。我想,讲真理的人总不会被当成是精神病吧! 格:最后你成功了嗎? 甲:沒有。当我第14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护理人员就在我屁股上注射了一針。 接着是对乙的采访: 格:你是怎么走出精神病院的? 乙:我和甲是被丙救出來的。他成功走出精神病院,报了警。 格:当時,你是否想办法逃出去呢? 乙:是的,我告诉他们我是社会学家。我说我知道美国前总统是克林頓,英國前首相是布莱尔。当我说到南太平洋各島国领袖的名字时,他們就给我打了一针。我就再也不敢讲下去了! 格:那丙是怎样把你们救出去的? 乙:他进來之后,什么话也不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時候睡觉。当医护人员給他刮脸的時候,他会对他們說謝謝。第28天的時候,他们就让他出院了。
一对恋人从大学校园里开始恋爱有两年了,出来工作之后,男孩一心想着发展事业,首先想要考研,然后想要出国留学,女孩则一心想着爱情和结婚,逐渐男孩觉得女孩粘人,很作,小孩子气,任性,什么事都得依着她,要分手。而女孩觉着自己一直挺喜欢他的,不服气,不愿意分手,于是不断地闹。女孩出水痘了,男孩陪她看了医生,然后让回家休息,慢慢恢复,男孩就去上班了,不能天天陪着女孩,女孩觉得我生病了,你就应该天天陪着我,就不断打电话去催促他回来,男孩干脆不接电话,于是女孩就打电话到男孩的公司人事部,谎报男孩生水痘了,还在上班,会传染人,结果男孩受了误解批评,非常气愤。女孩要男孩去见她的父母,男孩觉得还不成熟,不想见,于是女孩就骗男孩和她父母见面,结果印象不好,男孩更反感了。女孩要过两周年关系纪念日,男孩忘了,结果女孩认为男孩变了心。女孩要拍婚纱照作为周年纪念,男孩不愿意,最后拗不过,拍了,结果女孩就把婚纱照发到朋友圈和男孩的父母那里,男孩勃然大怒。总之女孩一心一意要想和男孩结婚,男孩越来越冷淡,觉得女孩很烦,就想分手,最后女孩没办法了,就拖着男孩上了天津“爱情保卫战”访谈节目,把这一切在电视舆论场里公开了,还是要逼着男孩不能分手。当然最后男孩还是“无情而去”,剩下女孩潸然泪下孤独离去。现场专家评论嘉宾指出,女孩没有自知之明,看不出男孩的烦和早没有了爱情的事实。
据本年3月3日沈阳晚报报道,3月2日12时许,一辆181路公交车停在了沈阳轻工街十路附近,不能继续行驶,因为一位老太太讹上了它。公交车有没有撞到那位老太?不仅公交车司机否认,一车的乘客都看得明明白白。司机看到老太太倒地要上前搀扶,结果被讹上了。车上的乘客异口同声地谴责这位老太太。但无论如何调解,老太太依旧不依不饶。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司机还是用20元“赔偿”了老太太。拿到了20元“赔偿”,老太太离开了现场。这20元算什么“赔偿”呢?如果真是撞了老太太,别说这20元不能算数,受到“伤害”的老太太也根本不会答应。但是本来“不依不饶”的老太太,拿到微不足道的20元钱的“赔偿”竟然一声不吭地走了。这说明司机是无辜的,老太太纯属讹人。
“她是死皮赖脸地占小便宜的惯性发作呢,还是对公交车靠近自己造成的惊恐感压迫感发泄恶劣心态?她需要将自我的沮丧和损失找到一个转嫁危机的出口,公交车就成了合理转移的对象。因为你这个庞然大物突然停在了我的面前,你就是把我吓着了所以你必须承认你的过错。我们看到了一种熟悉的很顽强的阶级斗争性格,颇有革命时代死缠烂打将斗争进行到底之大无畏精神。郁闷,较劲,无耻,无畏。”
2006年10月,唐慧11岁的女儿乐乐在旱冰场溜冰,认识了19岁的周军辉,乐乐主动与周交谈,当晚两人开房并发生性关系。后乐乐离家出走,经周介绍,到休闲中心卖淫。自始至终乐乐自称是15岁。三个月之间,乐乐没有受到任何强迫,不受任何控制,可以自由出入。之后母亲和舅舅还有警察来拖走乐乐,乐乐还不愿意离开,愿意留在店内做事。 此事报案后,刑警大队一开始对主犯秦星是以涉嫌“介绍、容留卖淫”罪立案(该罪名一般情况下刑期不超5年)。唐慧知悉,极度不满,跪见新上任的永州市公安局长,于是案件开始变质。重要的证词全部被改写、隐瞒、增加、程度加重。休闲中心老板秦星罪名变为“组织卖淫罪”,罪名较前面结论严重。当唐慧得知该案由永州市零陵区检察院起诉,知道基层检察院对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没有管辖权,即找到永州市检察院检察长,要求由市检察院公诉。在被拒绝后,唐慧“静坐绝食两天”。最终该案改由永州市检察院公诉。最初的检察官认为缺乏强迫卖淫的事实证据,只能按“组织卖淫罪”起诉,唐慧在永州市检察院立案大厅跪了18个小时,其结果是检察院更换了公诉人,新的起诉书将“强迫卖淫罪”写入其中。该罪名最重可判死刑。初审判处两死刑,两无期,三个15-16年。湖南高院认为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在第一次发回重审开庭的法庭辩论阶段,秦星的辩护律师徐天桥论及秦星“罪不至死”,唐慧从旁听席冲到庭上举手要打,徐见势不妙,赶紧逃出法庭,唐慧家人一直追到法院门外。重审判决后,从2月16日起,唐慧坐到永州中院刑一庭庭长张晓龙的办公室,在此吃住18天。唐慧抗争的理由是民事赔偿太少,审理超出时限,宣判前未通告。重审维持原判,但湖南高院依然认为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发回重审。 2010年11月24日,乐乐案第四次开庭审理,在庭审进行当中,唐慧突然提出取消这次开庭,否则将“死给你们看”。唐慧的理由是,她发现“合议庭对犯罪分子家属异常好。不顾违反法律,允许犯罪分子家属到庭审现场旁听”。这次开庭最终取消。此外,永州中院还同意唐慧意见,整个刑一庭回避此案。在当事人未能提出合理理由的情况下,要求整个刑庭法官回避,在司法实践中非常罕见。更换了法官之后,唐慧向永州中院称:判决书出来之前,她和家人将留在法院立案大厅。唐慧最终在法院滞留15天。 永州此次判决之后,六名被告人再度上诉,两度将案子发回的湖南省高院直接审理此案。唐慧则继续上访。2012年6月,历经6个合议庭、18位法官审理之后,此案终于走完常规诉讼历程。二审维持了一审最后一次重审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两个死刑,四个无期徒刑。(以上引自《“永州萝莉被迫卖淫案”再调查》,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实习生 邵克Infzm.com 2013-8-1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93029) 唐慧可谓一个非凡而令人恐惧的普通女人,在她的床头贴着一张纸条:“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务须抱着绝无退路的决心,勇往直前……如果立志不坚,时时准备知难而退,那就绝不会(有)成功的一日。”6年间她进京上访23次,省城上访百余次。在整个上访期间,她不断说谎,捏造事实,并相当野蛮霸道。有一次她要到高院上访的理由是:要告诉法官其女儿乐乐“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起因则是曾听法官说了其女儿“坏话”,唐慧“气愤不平”。由于唐慧多次上访告状,前期参与办案的警察几乎全被调查。两个警察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唐慧坚持上访让当地既恨但更怕。当信访压力大到可能影响地方和部门领导的官位时,“就会迁就迎合,甚至不惜牺牲下属和法律”。唐慧“发现了信访制度的漏洞,抓住了有关部门的七寸”,并发现“维稳”才是官员们的命脉,因此以上访为杀手锏威胁官员以牺牲法治作为代价。 结果最后永州市忍无可忍,将唐慧收容劳教。之后的结局众人皆知,由于舆论的介入和高度升温,唐慧劳教案胜诉,这个女人又赢了。虽然劳教制度是一个恶法,但是我认为唐慧有严重干扰司法公正罪行,应该直接由司法机关起诉,判其坐牢即可。整个案子唐慧虽谈不上完胜, 但法治却实实在在是接近完败。湖南相关公检法三方对事实的认定最后都明显背离了客观事实,而量刑判决过度到离谱,实在是中国特色。之所以法治面临完败,主要责任也是公权力组织放弃法律至上的坚守。在自媒体已成为新闻龙头的当今中国,民众尤其是网民中有多少人能够选择法治的立场,对公权力组织是否选择和站稳法治立场,有时会形成举足轻重的影响。法学教授童之伟指出:一些人在案情新闻报道不充分的情况下,基于朴素正义感发表的严重背离了法治精神的言论,是促使唐慧案处理过程中法治濒临完败的原因之一。在今天的中国,有影响力的网民层出不穷,其中也有人往往严重缺乏法治精神。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奉行两大信念:第一大信念叫做“公权力对抗者绝对无错”,他们选择无条件站在公民个人一边。第二大准则叫做“正当者通吃”或“受害者通吃”,这条准则适用于他们评判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人往往公式化地认定,在平等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有正当性的一方权利无限,可以向相对方提出无限要求。(童之伟:《唐慧案,站稳法治立场》,infzm.com2013-8-9 南方周末) 唐慧案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一般中国人的觉醒吗?一个普通女人竟然可以呼唤千千万万人为之声援、为之对公权力施加影响、为之对执法者实施强奸意志、为之歪曲事实、为之改变法治结论!我们都是她调动的权力资源啊!我们每一个曾经参与过其中舆论的,是否需要反思自己的轻率矫情与粗疏简单呢?可惜众人早已丧失兴趣了。这是一件最典型的恶情道德绑架舆论、舆论绑架政府、政府绑架司法的重大社会事件。不要以为仅仅是几个罪犯被过度重判的问题,而这是对公正和对法治的致命伤害。唐慧使用的杀手锏是面向媒体哭诉、不屈不挠上访、大闹法庭、占领检察院、跪见高官、以自杀要挟。她发现果然见效,暗中窃喜。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她扬言:我就是要那七个罪犯全都判死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她的目的达到了,可是,那七个罪犯的家属已经开始了同类性质的大型上访。 她心中只有仇恨,只有损失了之后要找补泄愤的残酷心态,却丝毫没有想过作为母亲自己应该承受教导、监护的责任,该承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足罪错风险责任,只把一切都推向认定的敌人。她发现她有一个强大的道德优势:她的女儿只有11岁的少女身份。殊不知她的乐乐并非善女;当然唐慧也并非什么善物,单凭她那么无理取闹置人于困境连累众生自己毫不知足不知进退不知分寸的态度,凭她那样的狭隘、固执、愚昧、自私,她也是被“利器”所鼓励着,一直杀向没有自知之明的边界。—— 这个“利器”就是舆论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幻想乡
使用道具 举报
存在感: 368 天
[LV.9]达人II
水墨 发表于 2019-2-17 13:49 https://granbluefantasy.jp/sp/ 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水墨 发表于 2019-2-17 13:57 然后把新闻看完了 像评论些什么,想了想,打不出字... 但是楼主竟然做了小结,还行 ...
存在感: 78 天
[LV.6]触手II
存在感: 560 天
东方八云恋 发表于 2019-2-17 18:31 看来我是神经病
暖瞳 发表于 2019-2-17 18:57 ???没看懂
存在感: 179 天
[LV.7]触手III
LOKI隆 发表于 2019-2-17 23:48 哇这最后一个“新闻”,没想到能在论坛看到这种东西,这件案子我还是第一次知道…… FGO中有一个反面角色和 ...
存在感: 240 天
[LV.8]达人I
阿比盖尔 发表于 2019-2-18 00:24 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让医生查病例单。不在名单里的就不是精神病人 ...
存在感: 189 天
吃土搬砖小蒙酱 发表于 2019-2-18 08:22 前几段我都见过诶
存在感: 13 天
[LV.3]毛玉II
叶青 发表于 2019-2-18 20:28 第四则新闻: 起初我并不想看,好长啊... 但看到整理了两个小时,便跳着看了看,又觉得管中窥豹很失礼,便 ...
即便我自问自己的心理状态已经算是极佳,所面对的生活压力也已经算是极轻了,但还是会有烦躁到天天想要一个靠谱的心理咨询师的时候(但是并没有,不如说心理咨询师这种东西,想要“靠谱”并不只取决于他本人的专业水平,更取决于他和我的相性,这太看运气了),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的实际需求量多大……
而争吵,是对生活生命力的体现,只有争吵,方可活着。
无论什么人碰在一起就会争吵,无论什么事遇到就会抱怨和投诉,无论什么东西想要就会去抢和计较。没有看见过宽容和沉默低调的人。
我们无法获取一个人在每一个方面的信息,所以我们学会了根据他的一部分表现演绎出他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或者至少是个参照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学者,就能想到他知识面很广,不管是什么知识面 看到一个武者,就能推出他身体健康强壮,事实上也可能是他肾上腺短时间上升快 看到一个状元就推出他肯定在某个领域很有成就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人在诞生的瞬间拥有最多的可能性。之后只是不断失去而已” “无论怎样不解努力、磨练技能也是如此吗?” “是的。成长只是一种限定可能性的行为。有能力的人从一开始就有能成为那样的可能性。排除了会变得无能的可能性的人,就被称为有才能” “然后当人失去了全部可能性时,就叫做死亡”
一个人所有的行动绝不可能自己不自知,然而,我却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的行为跟意志是完全同调的,这种内心意识与外在表现之间的落差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扰。 我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可以带着高度的自信,滔滔不绝地向他人陈述自己。 这样的人是否真能确实了解自己的一切? 他们是否所有的行为都出自于自我意志? 每当我听到别人自我介绍的同时,我的心里都会不由得浮现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时开始有这样的疑问,不过至少我可以确定自己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对此烦恼不已。 我无法掌握自己究竟何时会有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行为出现。 「相坂真是个个性安静又聪明的人呢。」 「你少在那里阿谀奉承!」 「我看和也将来不是科学家就是老师吧。」 「你都是用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把别人当傻瓜吗?」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交给相坂就会让人觉得安心不少呢。」 人们一辈子都不断受到别人的批评或赞许,不过这样的评价却始终无法吻合我对我自己的看法。 ——我从不觉得他们给我的评价是对的。 我可以念书,不过其实我并不擅长,也不喜欢;别人交待我的事情我可以做好,不过我既不会主动帮忙,也不是那种可以完全依赖的对象;我从没有用鄙视的眼神把别人当成笨蛋,也不曾被什么优越感给蒙蔽。 我是个对任何事情都显得有些冷淡的人——这是我给自己下的注解。 然而,每当我与他人接触时,总会有一种自己的外在悖离自我意志的错觉。这种错觉并非是什么十分确实的感觉,不过这种外在行为与自我意识的乖离错觉,却始终占据了我的心灵,让我有种难以释怀的焦躁。 当年纪渐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感受便越显深刻。
昨天,我用冰箱里的鸡蛋做了蛋汁拌饭,今天早上我才发现鸡蛋过期了。是说昨天吃下肚也没怎样,今天应该也没问题才对,所以我今天早上又吃蛋汁拌饭了。不过如果『昨天没问题今天也没问题』这种理论没问题的话,那每天都可以这么说是吧。反正从明天的角度来看,已经成为昨日的今天没问题,等于明天也没问题了。从后天的角度来看,已经成为昨日的明天没问题,等于后天也没问题。意思是,过期的鸡蛋不管放多久都能吃是吧?
「你在祭典的摊贩参加一次三千圆的游戏。答对即可获得九千圆,答错就什么都没有。这不是游走法律边缘,而是确实违反法律的赌博游戏,但毕竟是假设性的问题,小细节就不要太计较了。游戏内容是,从三个箱子中找出里面有装东西的箱子。当然,所有箱子外观上看起来一模一样,玩家也不能触摸箱子。 你从三个箱子中选择其中一个,店主提出一个建议『我从剩下的两个箱子里,去掉一个空的,并且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 那么,你该改变选择吗?还是维持原来的选择呢?」 这就是题目啊? 的确,看起来很像蒙提霍尔问题。 「题目就是这样,也没有任何影像。既然是蒙提霍尔问题,答案是『应该改变选择』才对吧?」 「嗯,没错。」 倘若真是蒙提霍尔问题,是该改变没错。 所谓的蒙提霍尔问题,是指最初的选择没有选中正确答案,再次改变选择就一定会选中的理论。换言之,最初的选择胜率是三分之一,改变选择就变成了三分之二。 「那我答对了不是吗?」 「不,你答错了。付钱去摊贩玩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去那种地方顶多是花大钱买烂东西而已。拿着在超市购买的便宜点心和饮料,嘲笑那些在摊贩花大钱买烂东西的愚蠢百姓,这才是享受祭典的正确方法。」 「呃,最好这叫正确方法啦,也太扭曲了吧。」 「这你就错了。」 「我哪里错了?」 「你说我的观念是错的,这本身只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从逻辑上来看,没有矛盾的东西才是正确的。大家用莫名其妙的成见破坏逻辑,才会建立起虚伪的人际关系。反正遇到不爽的意见,就叫人家用「常识」或「情理」思考,挟着暧昧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上的气势,还有人多势众的同济压力来迫害反对者。那些自称公正不阿的人,就是用这种手段制造出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啦。」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申请友链||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东方符斗祭官方论坛
GMT+8, 2025-4-30 00:24 , Processed in 0.050897 second(s), 7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